一、系统内存资源回收方式
1. 系统的内存资源紧张时,系统可能会进行 内存回收、OOM杀死进程
- OOM(Out Of Memory)系统杀死占用大量内存的进程,释放这些内存,再分配给其他更需要的进程
- 内存回收:系统释放掉可以回收的内存。
- 比如缓存和缓冲区属于可回收内存。他们在内存管理中,通常被叫做文件页。大部分文件页,都可以直接回收,以后有需要时,再从磁盘重新读取就可以了。而那些被应用程序修改过,并且暂时还没写入磁盘的数据(也就是脏页),就得先写入磁盘,然后才能进行内存释放。
- 比如内存映射的文件映射页,也是一种常见的文件页。它也可以被释放掉,下次再访问的时候,从文件重新读取
- 应用程序动态分配的堆内存,也称为 匿名页,这类内存不能直接释放回收。但是如果这些内存在分配后很少被访问,系统可能会把他们暂时存在磁盘中,释放内存给其他更需要的进程。这也是 Linux 的 Swap 机制。Swap 会把这些不常访问的内存先写到磁盘中,然后释放这些内存,给其他更需要的进程使用。再次访问这些内存时,重新从磁盘读入内存就可以了。
2. 脏页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写入磁盘:
- 可以在应用程序中,通过系统调用 fsync,把脏页同步到磁盘中
- 可以交给系统,由内核线程 pdflush 负责这些脏页的刷新
3. Linux 在什么时候需要回收内存呢?
- 有新的大块内存分配请求,但剩余内存不足。这个时候系统就需要回收一部分内存。进而尽可能满足新内存请求。这个过程通常称为直接内存回收
- 专门的内核线程 kswapd0 定期回收内存
4. Linux 如何衡量内存是不是紧张呢?
为了衡量内存的使用情况。kswapd0 定义了三个内存阈值(watermark,也称为水位),分别是 页最小阈值(pages_min)、页低阈值(pages_low)和页高阈值(pages_high)。其余内存使用 pages_free 表示
kswapd0 定期扫描内存的使用情况,并根据剩余内存落在这个三个阈值的空间位置,进行内存的回收操作
- 剩余内存小于页最小阈值,说明进程可用内存都耗尽了,只有内核才可以分配内存
- 剩余内存落在页最小阈值和页低阈值中间,说明内存压力比较大,剩余内存不多了。这时 kswapd0 会执行内存回收,直到剩余内存大于高阈值为止
- 剩余内存落在页低阈值和页高阈值中间,说明内存有一定压力,但还可以满足新内存请求
- 剩余内存大于页高阈值,说明剩余内存比较多,没有内存压力
一旦剩余内存小于页低阈值,就会触发内存的回收。这个页低阈值,其实可以通过内核选项
/proc/sys/vm/min_free_kbytes
来间接设置。min_free_kbytes 设置了页最小阈值,而其他两个阈值,都是根据页最小阈值计算生成的1
2pages_low = pages_min*5/4
pages_high = pages_min*3/2
二、Swap 原理
把一块磁盘空间或者一个本地文件当做内存来使用,包括换出、换入两个过程
- 换出:把进程暂时不用的内存数据存储到磁盘中,并释放这些数据占用的内存
- 换入:在进程再次访问这些内存的时候,把他们从磁盘读到内存中来
场景:
- 即使内存不足时,有些应用程序也并不想被 OOM 杀死,而是希望能缓一段时间,等待人工介入。或者系统自动释放其他进程的内存,再分配给他
- 笔记本电脑的休眠和快速开机功能,也是基于 Swap 机制,休眠时,把系统的内存存入磁盘,这样等到再次开机时,只要从磁盘中加载内存即可。这样就省去了很多应用程序的初始化功能,加快开机速度
1. NUMA 与 Swap
有时会发现,系统内存还多的情况下,Swap 升高。和处理器的 NUMA(Non-Uniform Memory Access)架构导致的。
在 NUMA 架构下,多个处理器被划分到不同 Node 上,且每个 Node 都拥有自己的本地内存空间。而同一个 Node 内部的内存空间,实际上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内存域(Zone),比如直接内存访问区(DMA)、普通内存区(NORMAL)、伪内存区(MOVABLE)等
使用 numactl
命令来查看处理器在 Node 的分布情况,以及每个 Node 的内存使用情况。
1 | ➜ [/tmp] numactl --hardware |
如上,显示我的系统只有一个 Node,也就是 Node 0。编号 0 - 7 的 CPU 都位于 Node 0 上。另外,Node 0 的内存大小为 16383 MB,剩余内存为 7255 MB。
三个内存阈值(页最小阈值、页低阈值和页高阈值),都可以通过内存域在 proc 文件系统中的接口 /proc/zoneinfo
来查看。
1 | cat /proc/zoneinfo |
- pages 处的 min、low、high,就是三个内存阈值,而 free 是剩余内存页数,它跟后面的 nr_free_pages 相同
- nr_zone_active_anon 和 nr_zone_inactive_anon,分别是活跃和非活跃的匿名页数
- nr_zone_active_file 和 nr_zone_inactive_file,分别是活跃和非活跃的文件页数
当然,某个 Node 内存不足时,系统可以从其他 Node 寻找空闲内存,也可以从本地内存中回收内存。具体选哪种模式,你可以通过 /proc/sys/vm/zone_reclaim_mode 来调整。它支持以下几个选项
- 默认的 0 ,也就是刚刚提到的模式,表示既可以从其他 Node 寻找空闲内存,也可以从本地回收内存
- 1、2、4 都表示只回收本地内存,2 表示可以回写脏数据回收内存,4 表示可以用 Swap 方式回收内存
2. swappiness
内存回收机制,这些回收的内存既包括 文件页,又包括 匿名页
- 对文件页的回收,当然就是直接回收缓存,或者把脏页写回磁盘后再回收
- 而对匿名页的回收,其实就是通过 Swap 机制,把它们写入磁盘后再释放内存
既然有两种不同的内存回收机制,那么在实际回收内存时,Linux 会提供一个 /proc/sys/vm/swappiness
选项,用来调整使用 swap 的积极程度。
- swappiness 的范围是 0 -100,数值越大,越积极使用 swap,也就是更倾向于回收匿名页;数值越小,越消极使用 Swap,也就是更倾向于回收文件页
- swappiness 的值是调整 Swap 积极程度的权重,即使设置为 0,当 剩余内存+文件页小于页高阈值 时,还是会发生 Swap
3. 一些组件要求关闭 Swap
比如 k8s、hadoop集群、ES 之类组件都要关闭 Swap ,因为:
- 性能问题,开启 Swap 会严重影响性能(包括内存和 IO)
- 管理问题,开启 Swap 后通过 cgroup 设置的内存上限就会失效
如何通过降低 Swap 的使用,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,以下为几点常见的降低方法:
- 禁止 Swap,现在服务器的内存足够大,所以除非有必要,禁用 Swap 就可以了。随着云计算的普及,大部分云平台中的虚拟机都默认禁止 Swap
- 如果实在需要用到 Swap,可以尝试降低 swappiness 的值,减少内存回收时 Swap 的使用倾向
- 响应延迟敏感的应用,如果它们可能在开启 Swap 的服务器中运行,你还可以用库函数 mlock() 或者 mlockall() 锁定内存,阻止它们的内存换出
三、案例场景
1. 开启 Swap
Linux 本身支持两种类型的 Swap,即 Swap 分区和 Swap 文件。以 Swap 文件为例,如下配置 Swap 文件的大小为 8GB
1 | 创建 Swap 文件 |
关闭 Swap: swapoff -a
实际上,关闭 Swap 后再重新打开,也是一种常用的 Swap 空间清理方法:swapoff -a && swapon -a
这条命令有风险,使用了 Swap 说明内存有压力,那么强制换入有可能导致内存问题
2. 实操
TOD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