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PU 上下文切换

CPU 上下文切换

一、CPU上下文

CPU执行任务需要知道从哪里开始,也就是说,需要系统帮它设置好CPU寄存器程序计数器

  • CPU寄存器是CPU内置的容量小、速度极快的内存。
  • 程序计数器用来存储CPU正在执行的指令位置、或者即将执行的下一条指令位置。

他们都是CPU在运行任务前,必须的依赖环境,也叫做CPU上下文。那么,CPU上下文切换就是先把一个任务的CPU上下文(CPU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)保存起来,然后加载新任务的上下文到这些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,最后再跳转到程序计数器所指的新位置,运行新任务。而这些保存下来的上下文,会存储在系统内核中,并在任务重新调度执行时再次加载进来。这样就保证任务原来的状态不受影响。

过多的上下文切换,会把 CPU 时间消耗在寄存器、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数据的保存和恢复上,从而缩短进程真正运行的时间,导致系统的整体性能大幅下降。

而根据任务的不同,CPU上下文分为:进程上下文切换、线程上下文切换以及中断上下文切换。

1. 进程上下文切换

如果让应用程序随便访问内存太危险了,因此按照CPU指令的重要程度对指令进行了分级,指令分为四个级别:Ring0-Ring3。Linux只使用了 Ring0 和 Ring3 这两个运行级别。

  • 进程运行在 Ring3 级别时被称为用户态,指令只能访问用户空间,被执行的代码要受到CPU很多检查;
  • 进程运行在 Ring0 级别时被称为内核态,可以执行任何指令,访问任何内存空间。

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变,需要通过系统调用来完成。系统调用的过程会发生CPU上下文切换。CPU寄存器中原来用户态的指令位置,需要先保存起来,然后更新为内核态指令的新位置,执行内核态代码;相反,从内核态切换到用户态也需要进行CPU上下文切换。因此,一次系统调用过程,发生了两次CPU上下文切换。

进程的上下文包括虚拟内存、栈、全局变量等用户空间的资源,还包括了内核堆栈、寄存器等内核空间的状态。而保存上下文和恢复上下文的过程是需要内核在CPU上运行才能完成的。而根据 Tsuna (https://blog.tsunanet.net/2010/11/how-long-does-it-take-to-make-context.html) 的测试报告,每次上下文切换都需要几十纳秒到数微妙的CPU时间。因此,如果进程上下文切换次数较多的情况下,很容易导致CPU将大量时间耗费在寄存器、内核栈以及虚拟内存等资源的保存和恢复上,进而大大缩短了真正运行进程的时间。

Linux 下每个CPU都有一个就绪队列,将活跃进程(即正在运行和正在等待CPU的进程)按照优先级和等待CPU的时间排序,然后选择最需要CPU的进程,也就是优先级最高和等待CPU时间最长的进程来运行。

进程调度的场景:

  1. CPU时间片,当某个进程的时间片耗尽了,就会被系统挂起,切换到其他正在等待CPU的进程运行
  2. 进程需要等待资源时候,也会被挂起,并由系统调度其他进程运行
  3. 当进程通过类似睡眠函数(sleep)这样的方法将自己主动挂起,也会重新调度
  4. 当有高优先级进程需要运行时,当前进程会被挂起,由高优先级进程来运行
  5. 发生硬件中断时,CPU上的进程会被中断挂起,转而执行内核中的中断服务服务

2. 线程上下文切换

线程时调度的基本单位,进程则是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。因此

  1. 如果切换的线程属于两个不同的进程,则此切换过程和进程上下文切换是一样的
  2. 如果切换的线程属于同一个进程,则切换时,只需要切换线程的私有数据、寄存器等不共享的数据即可

3. 中断上下文切换

中断上下文只包括内核态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所必需的状态,包括CPU寄存器、内核堆栈、硬件中断参数等。
对同一个CPU来说,中断处理比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级,所以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会与进程上下文切换同时发生。

二、查看中断

中断只发生在内核态,我们只能通过 /proc/interrupts 这个只读文件读取。/proc 是 linux 的一个虚拟文件系统,用于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之间的通信。/proc/interrupts 就是这种通信机制的一部分,提供了一个只读的中断使用情况

1
2
3
4
➜  [/root] watch -d cat /proc/interrupts
CPU0 CPU1 CPU2 CPU3 CPU4 CPU5 CPU6 CPU7
RES: 1303363036 1318457988 1323995957 1319526675 1324392759 1325932480 1323219073 1328502806 Rescheduling interrupts
...

Rescheduling interrupts 是重调度中断(RES),这个中断类型表示,唤醒空闲状态的 CPU 来调度新的任务运行。这是多处理器系统(SMP)中,调度器用于分散任务到不同 CPU 的机制,通常也被称为处理器间中断。

三、总结

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,这个数值取决于系统本身的 CPU 性能。如果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次数比较稳定,那么从数百到一万以内,都算正常的。但当上下文切换次数超过一万次,或者切换次数出现数量级的增长时,就可能出现了性能问题

  • 自愿上下文切换变多了,说明进程都在等待资源,有可能发生了 I/O 等其他问题
  • 非自愿上下文切换变多了,说明进程都在被强制调度,也就是都在争抢 CPU,说明 CPU 的确成了瓶颈
  • 中断次数变多了,说明 CPU 被中断处理程序占用,还需要通过查看 /proc/interrupts 文件来分析具体的中断类型

四、案例场景

  • 在第一个终端里运行 sysbench,模拟系统多线程调度的瓶颈

    1
    2
    // 以 10 个线程运行 5 分钟的基准测试,模拟多线程切换的问题
    ➜ [/tmp] sysbench --threads=10 --max-time=300 threads run
  • 在第二个终端运行 vmstat,观察上下文切换情况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➜  [/tmp] vmstat 1
    procs -----------memory---------- ---swap-- -----io---- -system-- ------cpu-----
   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
    3 0 0 5011492 1403520 6435516 0 0 5 18 0 0 1 1 98 0 0
    9 0 0 5011168 1403544 6435524 0 0 24 68 113979 351689 7 68 26 0 0
    6 0 0 5010208 1403572 6435524 0 0 20 112 155096 514588 6 56 38 0 0
    8 0 0 5010240 1403596 6435520 0 0 16 36 187078 639006 5 47 48 0 0
    • in 列:中断次数达到 10w 多
    • cs 列的上下文切换达到 30w、50w、60w 等
    • us(user)和 sy(system)列,这两列的 CPU 使用率加起来上升到 100%
    • r 列:系统的就绪队列有 8 个进程
    • 因此,系统的就绪队列过长,也就是正在运行和等待 CPU 的进程数过多,导致大量的上下文切换,而上下文切换又导致系统CPU 占用率高
  • 使用 pidstat 查看进程(线程)的上下文指标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➜  [/root] pidstat -wt 1
    09:52:19 PM UID TGID TID cswch/s nvcswch/s Command
    ...
    09:52:20 PM 0 - 4568 18409.62 3374.04 |__sysbench
    09:52:20 PM 0 - 4569 18574.04 3160.58 |__sysbench
    09:52:20 PM 0 - 4570 18955.77 3280.77 |__sysbench
    09:52:20 PM 0 - 4571 18832.69 3179.81 |__sysbench
    09:52:20 PM 0 - 4572 18827.88 3335.58 |__sysbench
    09:52:20 PM 0 - 4573 18057.69 3125.00 |__sysbench
    09:52:20 PM 0 - 4574 19025.00 3127.88 |__sysbench
    09:52:20 PM 0 - 4575 19321.15 3272.12 |__sysbench
    09:52:20 PM 0 - 4576 18618.27 3201.92 |__sysbench
    09:52:20 PM 0 - 4577 18806.73 3191.35 |__sysbench
    ...
    • 如果不带 pidstat 不带 -t 选项,看到的是进程的上下文切换,而有可能进程(主线程)的上下文切换次数并不多,但子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次数却有很多,可能会造成误判
    • 如上,可以看到 sysbench 子线程的自愿和非自愿上下文切换次数都很高。
  • 查看 /proc/interrupts 中断使用情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