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内核架构
微内核架构(Microkernel Architecture),也被称为插件化架构(Plug-in Architecture),是一种面向功能进行拆分的可扩展性架构,通常用于实现基于产品(原文为 product-based,指存在多个版本、需要下载安装才能使用,与 web-based 相对应)的应用。例如 Eclipse 这类 IDE 软件、UNIX 这类操作系统、淘宝 App 这类客户端软件等,也有一些企业将自己的业务系统设计成微内核的架构,例如保险公司的保险核算逻辑系统,不同的保险品种可以将逻辑封装成插件。
微内核架构包含两类组件:核心系统(core system)和插件模块(plug-in modules)。核心系统负责和具体业务功能无关的通用功能;插件模块负责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。
一、设计关键点
微内核的核心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有:插件管理、插件连接和插件通信
1. 插件管理
核心系统需要知道当前有哪些插件可用,如何加载这些插件,什么时候加载插件。常见的实现方法是插件注册表机制
核心系统提供插件注册表(可以是配置文件,也可以是代码,还可以是数据库),插件注册表含有每个插件模块的信息,包括它的名字、位置、加载时机(启动就加载,还是按需加载)等